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于2017年2月15日在北京舉辦。此次會議根據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的工作要求,由水環境管理司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組織,旨在進一步落實環境保護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精神,促進長江經濟帶9省2市等相關環科院所通力協作,為環境保護部和地方政府管理決策提供科技支撐和技術服務。
中國環科院李海生院長介紹了此次會議的背景和目的,重點傳達了陳吉寧部長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李海生指出,新年伊始召開此次會議,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落實陳吉寧部長的講話精神,加強中國環科院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環科院的緊密合作,共同研討當前長江經濟帶面臨的環境形勢、問題和科技需求,加強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戰略的實施。長江經濟帶的大保護工作十分艱巨,需要摸清長江經濟帶環境狀況和各類污染源排放情況,從大流域、大生態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研究提出協同、綜合的保護方案;要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環境信息和科研成果的共享、共用和共同開發。中國環科院將全力支撐環境保護部開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業務工作,也有責任團結和帶動各省市的環境科研力量,不遺余力地為各省市環科院提供支持。
水環境管理司王謙調研員介紹了長江經濟帶存在的主要問題、水環境管理司已開展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需求。王謙指出,在長江經濟帶開展系統、整體的生態保護應體現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的“三水統一”,但由于長江經濟帶范圍大、涉及省市多,呈現出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和環境風險問題復雜而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目前,國家已出臺《長江經濟帶協調發展規劃綱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6-2017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計劃》,明確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和任務措施,為相關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以水專項成果為依托開展了全國水生態環境功能分區。下一步主要工作,一是圍繞環境質量改善核心,以環境承載力為抓手和指揮棒,開展增容減排工作,支撐排污許可證發放、生態用地評價、生態流量估算、自然資源資產核算、生態補償、干部離任審計等;二是加快開展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數據資源共享;三是做好宣傳工作,就如何做好增容減排、增強生態承載力,加強對外發聲。希望中國環科院和各省市環科院充分利用水專項等科研成果,發揮技術優勢,為環境保護部和地方政府相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環科院和長江經濟帶9省2市環科院代表分別就長江經濟帶工作基礎、擬開展的研究工作、合作機制與建議等做了發言。與會代表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產業布局優化、工業污染源排查與污染整治、飲用水水源地排查與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污染物排污許可管理、流域生態保護與環境承載力、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風險防控、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政策制度等內容進行了討論與交流。會議形成如下建議:一是研究建立統一協調的項目庫,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二是組織開展全流域污染源詳查,在此基礎上分析各類環境風險,提出風險防控措施;三是協調長江經濟帶及流域上下游的生態紅線劃分工作;四是希望環境保護部加強對新時期全國環保系統科研院所創新和發展的指導,特別是支持地方環保科研院所的能力建設,出臺相關指導性文件;五是建立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實現長江經濟帶數據信息、技術研發、管理政策等成果的集成共享;六是建立科研合作機制,聯合申報重大科研課題,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野外觀測臺站、實用技術推廣中心和研究基地。
中國環科院陳斌書記總結發言指出,要繼續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環境保護部領導關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講話精神,明確自身定位,圍繞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做好規劃和布局,聯合承擔重大項目,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支撐。
中國環科院領導班子成員、部分中層干部、首席專家,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環科院負責人、科研骨干,共1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環科院舒儉民副院長主持。